项目成本管理
重要性和意义
项⽬成本管理是在项⽬实施过程中,通过相关技术和⽅法,尽量使项⽬实际发⽣的成本控制在预算 范围之内。如果项⽬建设的实际成本远远超出批准的投资预算,就很容易造成成本失控。
相关术语和定义
项⽬成本概念及其构成
- 在项⽬中,成本是指项⽬活动或其组成部分的货币价值或价格。
产品的全⽣命周期成本
- 产品的全⽣命期成本考虑的 本,即开发成本加上维护成本。
项目成本管理过程
口诀:击鼓御空
- 规划成本管理
- 估算成本
- 制定预算
- 控制成本
组 | 过程 | 定义 | 作用 | 开展频次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规划 | 1.规划成本 管理 | 确定如何估算、预算、管理、监督 和控制项目成本的过程 | 在整个项目期间为如何管理项目 成本提供指南和方向 | |
2.估算成本 | 对完成项目工作所需资源成本进行 近似估算的过程 | 确定项目所需的资金 | 在整个项目期 间定期开展 | |
3.制定预算 | 汇总所有单个活动或工作包的估算 成本,建立一个经批准的成本基准 的过程 | 确定可以依据其来进行监督和控 制项目绩效的成本基准 | ||
监控 | 4.控制成本 | 监督项目状态,以更新项目成本和 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 | 在整个项目期间保持对成本基准 的维护 | 在整个项目期 间开展 |
敏捷与适应方法: | 裁剪考虑:知识管理、估算和预算、挣值管理、敏捷方法的使用、治理 |
估算VS预算
估算为了向领导拿钱,预算是拿到钱之后, 准备怎么花钱。 估算+储备=预算;
组 | 过程 | 输入 | 工具和技术 | 输出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规划 | 1.规划成本管理 | 1.项目章程2.项目管理计划3.事业环境因素4.组织过程资产 | 1.专家判断2.数据分析3.会议 | 1.成本管理计划 |
2.估算成本 | 1.项目管理计划2.项目文件3.事业环境因素4.组织过程资产 | 1.专家判断2.类比估算3.参数估算4.自下而上估算5.三点估算6.数据分析7.项目管理信息系统8.决策 | 1.成本估算2.估算依据3.项目文件(更新) | |
3.制定预算 | 1.项目管理计划2.可行性研究文件3.项目文件4.协议5.事业环境因素6.组织过程资产 | 1.专家判断2.成本汇总3.数据分析4.历史信息审核5.资金限制平衡6.融资 | 1.成本基准2.项目资金需求3.项目文件(更新) | |
监控 | 4.控制成本 | 1.项目管理计划2.项目资金需求3.项目文件4.工作绩效数据5.组织过程资产 | 1.专家判断2.数据分析3.完工尚需绩效指数4.项目管理信息系统 | 1.工作绩效信息2.成本预测3.变更请求4.项目管理计划(更新)5.项目文件(更新) |
规划:
准确度:为活动成本估算规定⼀个可接受的区间(如⼠10%),其中可能包括⼀定数量 的应急储备
估算成本
•最可能成本(Cm):对所需进⾏的⼯作和相关费⽤进⾏⽐较现实的估算,所得到的活动 成本。
•最乐观成本(Co):基于活动的最好情况所得到的成本。
•最悲观成本(Cp):基于活动的最差情况所得到的成本。
控制成本
适⽤于控制成本过程的数据分析技术主要包括:
(1)挣值分析(EVA)。
(必考)挣值分析将实际进度和成本绩效与绩效测量基准进⾏⽐较。
挣值分 析把范围基准、成本基准和进度基准整合起来,形成绩效测量基准。它针对每个⼯作包和控制 账户,计算并监测以下三个关键指标。
•计划价值(PV):是为计划⼯作分配的经批准的预算,它是为完成某活动或 WBS 组成 部分⽽ 進备的⼀份经批准的预算,不包括管理储备。应该把预算分配⾄项⽬⽣命周期的 各个阶段;
在某个给定的时间点,•计划价值代表着应该已经完成的⼯作。PV 的总和有时被称为绩效测 量基准(PMB),项⽬的总计划价值又被称为完⼯预算(BAC)。
•挣值(EV):是对⼰完成⼯作的测量值,⽤该⼯作的批准预算来表⽰,是已完成⼯作 的经批准
的预算。EV 的计算应该与PMB 相对应,且所得的EV 值不得⼤于相应组件的PV 总预算。
EV 常⽤于计算项⽬的完成百分⽐,应该为每个 WBS 组件规定进展测量准则,⽤于考核正在
实施的⼯作。项⽬经理既要监测EY 的增量,以判断当前的状态,又要监测EV 的累计值,以
判断长期的绩效趋势。
•实际成本(AC):是在给定时段内执⾏某活动⽽实际发⽣的成本,是为完成与EV 相对 应的⼯
作⽽发⽣的总成本。AC 的计算⽅法必须与PV 和EV 的计算⽅法保持⼀致(例如,都只计算
直接⼩时数、直接成本或包含间接成本在内的全部成本)。AC没有上限,为实现EV 所花
费的任何成本都要计算进去。
偏差分析
在 EVM 中,偏差分析⽤以解释成本偏差(CV=EV-AC)、进度偏差(SV=EV-PY)
和完⼯偏差(VAC=BAC-EAC)的原因、影响和纠正措施,成本和进度偏差是最 需要分析的两种偏差。(P351 考案例和选择)
对于不使⽤正规挣值分析的项⽬,可开展类似的偏差分析,通过⽐较计 划成本和实际成本,来识别成本基准与实际项⽬绩效之间的差异:然后可以实施进⼀步的分析,以判定 偏离进度基准的原因和程度,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。可通过成本绩效测 量来评价偏离 原始成本基准的程度。项⽬成本控制的重要⼯作包括:判定偏离成本基准的原因 和程度,并决定是否需要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,随着项⽬⼯作的逐步完成,偏差的可接受范围(常⽤百分⽐表⽰)将逐步 缩⼩。
•进度偏差(SV):是测量进度绩效的⼀种指标,表⽰为挣值与计划价值之差。它是指在 某个给 定的时点,项⽬提前或落后的进度,它是测量项⽬进度绩效的⼀种指标,等于挣 值(EV) 减去计划价值(PV)。进度偏差是⼀种有⽤的指标,可表明项⽬进度是落后 还是提前于进 度基准。当项⽬完⼯时,全部的计划价值都将实现(即成为挣值),进度 偏差最终将等于零。 最好把进度偏差与关键路径法和风险管理⼀起使⽤。进度偏差计算 公式:SV=EV-PY。
•成本偏差(CV):是在某个给定时点的预算亏空或盈余量,表⽰为挣值与实际成本之 差。它是 测量项⽬成本绩效的⼀种指标,等于挣值(EV)减去实际成本(AC)。项⽬ 结束时的成本 偏差,就是完⼯预算(BAC)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值。由于成本偏差指明 了实际绩效与成本 ⽀出之间的关系,所以⾮常重要。CV 为负值⼀般都是不可挽回的。成本偏差计算公式:
CV=EV-AC。
•进度绩效指数(SPI):是测量进度效率的⼀种指标, 表⽰为挣值与计划价值之⽐,反 映了项⽬
团队完成⼯作的效率。有时与成本绩效指数(CPI( 起使⽤,以预测项⽬的 最终完⼯估算。
当SPI ⼩于1.0时,说明⼰完成的⼯作量未达到计划要求:当SPI ⼤于1.0 时,则说明⼰完
成的⼯作量超过计划。由于 SPI 测量的是项⽬的总⼯作量,所以还需要 对关键路径上的绩效
进⾏单独分析,以确认项⽬是否将⽐计划完成⽇期提前或推迟完 ⼯。进度绩效指数计算公式:
SPI=EV/PV。
•成本绩效指数(CPI):是测量预算资源的成本效率的⼀种指标,表⽰为挣值与实际成 本之⽐。
它是最关键的挣值分析指标,⽤来测量已完成⼯作的成本效率。当CPI ⼩于1.0 时,说明⼰ 完成⼯作的成本超⽀:当CPI ⼤于1.0时,则说明到⽬前为⽌成本有结余。成 本绩效指数公
式:CPI=EV/AC。
(3)趋势分析。